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逆回购利率上行非加息
发布时间:2017-02-07 点击数:943
近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普遍上行引发市场持续关注,关注焦点集中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收紧信号。
2月7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
徐忠称,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投标产生的。也就是说,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的走势,与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在较大差别。
“2016年7月以前,7天shibor利率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利差水平约10BP左右,到2017年1月,这一利差扩大至40BP。”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称。
徐忠指出,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也有自己的量、价目标,目标的调整和侧重点的切换服务于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公开市场操作的招标规模和中标利率都是可变的。
不过此次除了28天、14天和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上行10个基点外,SLF、MLF的利率均有上调。有分析人士称,逆回购属于招标,而SLF、MLF利率上调则具有主动性。
具体而言,SLF隔夜、7天、1个月利率分别上调了35、10、10个基点;年前上调6个月及1年期MLF利率10个BP至2.95%、3.1%。
针对市场关于“央行加息”的议论,徐忠回应说,传统上讲,“央行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则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一些市场人士看到了二者的差别,认为不是“央行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