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军:PPP规则亟待完善民营资本面临制度门槛
发布时间:2017-03-05 点击数:1029
和讯网消息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永清集团董事长刘正军在京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张,随后,PPP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被大力推进。可以估算出在财政部PPP示范项目中与环保产业相关的PPP项目约有40%左右,分布在市政、水务、园区开发、环境等几个重要的领域,PPP为环保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不过也要看到,虽然后期民企参与PPP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在大型项目和项目总金额上,国企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据政府采购网所公布的2016年落地项目中标信息显示,民营企业仅占据28%的比例。
基于此,刘正军建议国家加大PPP立法 ,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参与氛围,真正发挥PPP对环保行业的促进作用。
首先,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所有的PPP项目,一是建议不能设定对民营企业关门的条款,二是建议约定没有民营企业参予采购无效。
其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扶持。一是PPP政策性贷款对政策银行要有最低比例要求,二是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PPP项目贷款要出台优惠政策,三是政府要建立示范性专项基金,并约定给民营企业的扶持比例最低额度(50%以上),出台鼓励建立民营PPP基金政策。四是政府的其他各项PPP项目资金渠道,要更多地向民营企业进入。
第三,为PPP项目信息更公开透明提供政策性保障。建议从两个方向入手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加强环保全过程监管,另一方面强化信息公开,无论是竞争环节,还是后期执行中的PPP服务价格调整和支付情况,尤其包括环保设施的排放数据等,都应接受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