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财经资讯>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 房价或受冲击

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 房价或受冲击

发布时间:2016-10-29 点击数:964

和讯网消息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本次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点评道,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重要信号,第一次在“货币政策”部分强调“抑制资产泡沫”,印证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

2014-2016年历次政治局会议的“货币政策”部分,主要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而此次政治局会议的“货币政策”部分只字未提“稳增长”,而是将“稳增长”的任务交给了“财政政策”和“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只强调了“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2014年以来,政治局会议两次提及“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第一次是2016年7月,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降成本”部分,第二次就是10月这次,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了“货币政策”部分,货币政策的重心转向明显。

邓海清认为,这说明货币政策重心开始由稳增长转向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原因在于经济L型拐点已过、“资产荒”导致金融风险堆积、房价过快上涨威胁可持续增长。2016年以来,伴随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改善、物价指数有所回升,经济L型拐点已过基本验证。从货币政策角度讲,疏通传导机制、减轻经济下行压力的任务不再是重中之重。经济的最大问题已经变成前期过度投放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至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自然而然。

那么,央行切换政策重心,货币市场长期紧张局面或难改变,监管趋严大势所趋。近两周资金面整体偏紧,紧张程度超越国庆前期。尽管市场认为资金紧张与缴税、外汇占款等因素有关,但邓海清认为,根本原因是央行对冲不足,对资金紧张容忍度提高,因为之前缴税或外汇占款流出时很少有资金持续紧张的情况,除了2013年6月,当时也是外汇占款流出是触发因素,而央行容忍资金成本上行才是关键。

央行为何意图会发生变化呢?邓海清认为,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是主因。由于货币市场整体过于平稳且债券收益率整体大幅下降,票息收益整体下滑,加杠杆套息操作成为主流,各类利差全面收窄。如果一旦通胀持续上行、收益率反转,则加杠杆加久期资金则会遭受巨大损失,其损失会带来巨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甚至影响金融机构生存。为此,与2013年情形类似,央行必须要提前进行压力测试、风险预警,要求市场加强流动性管理,注意久期匹配,防范杠杆风险,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

综合以上,依据本次的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我国依然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成为经济L型拐点过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股市“健康牛”的重要保证。从债券市场角度来讲,投资者不应忽视,央行的货币政策重心已然转向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系统性风险,货币市场的波动加大不可避免,投资者应当防范债市陷阱,避免过度期限错配和加杠杆行为。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