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财经资讯>经济已陷“风险三角” 稳增长不利产业升级

经济已陷“风险三角” 稳增长不利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16-11-02 点击数:1006

和讯网消息 近日,北大国发院教授黄益平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第29期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论证会上表示,中国陷入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风险三角”症状非常明显,即生产率下降、政策灵活性收窄、杠杆率上升。

具体表现为,第一,资本产出率明显下降,特别是自2008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已经显著下降。第二,自从实施4万亿的刺激政策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空间已经大幅收窄。第三,中国杠杆率高企,尤其是企业总借贷与GDP已经高达160%,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普遍的担忧。

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出现企稳迹象。黄益平认为,这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但这两项的可持续性都值得怀疑。房地产投资本身有周期性,尤其各地政府在国庆前后出台了很多整治政策,现在市场已经开始趋冷,基础设施投资也一样,短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难持续。

同时,“当前经济的挑战,既不是周期性的经济减速,也不是趋势性的放缓,而是旧的传统的产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然而稳增长往往支持的都是旧产业,反而会让新经济发展变得疲软。”黄益平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黄益平认为,我国经济中总体资本利用效率在显著下降。如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从2007年的3.5上升到2015年的5.9。不过,现在适逢一轮大的刺激政策之后并且经济增长正在不断减速,资本产出效率下降,也是正常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黄益平建议从三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

首先,放宽增长目标的区间,过度追求短期增长目标,反而会损害长期增长。如果按五年平均实现6.5%的增长问题不大,但如果要求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必须保证6.5%的增长,就会严重制约短期政策的灵活性。

其次,适当加大稳增长的力度,但新的稳措施应该有所节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以举国体制保增长。

最后,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支持新旧产业更替,不仅需要为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更需要采取果断的措施让已经失去竞争力的传统产业平稳、快速地退出市场。关键在于强化市场纪律,真正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在线客服